专产精准对接 县校互惠共生——高职院校下沉县域办学的“浙工商”经验
专产精准对接 县校互惠共生——高职院校下沉县域办学的“浙工商”经验
专产精准对接 县校互惠共生——高职院校下沉县域办学的“浙工商”经验
对地处经济发达区域的(de)高职院校来说,深入产业集聚的县域办学(bànxué)是达成高质量产教融合和实现办学能力高水平的有效途径,也是服务“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”国家战略的重要手段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(xuéyuàn)在2004年主动下沉县域,依托宁海模具和慈溪家电块状特色产业优势,先后建成(jiànchéng)宁海学院、慈溪学院两个县域产业学院,提升(tíshēng)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,助推(zhùtuī)了县域块状特色产业转型升级,实现县校互惠共生(gòngshēng)。学校的经验(jīngyàn)表明,高职院校下沉县域办学应努力做到专产精准对接、县校互惠共生、产教深度融合和内部管理有效。
2003年(nián),浙江实施“八八战略”,提出要“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,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(jīdì)建设,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”。“八八战略”的实施,为宁海模具、慈溪(cíxī)家电等块状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(jīyù),催生了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大批量需求。
此时(cǐshí),浙江工商(gōngshāng)职业技术学院刚(gāng)升格举办高职教育不久,当年19个招生专业(zhuānyè)中仅有6个电子信息类专业,其余均为财经商贸类专业,“以商为主”的(de)专业特征非常明显,与(yǔ)浙江(宁波)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不相匹配,严重限制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。为贯彻落实“八八战略”,校党委立足学校实际,作出下沉县域、依托县域块状特色产业发展工科专业、推动专业结构向“工商并重”转型的重大决策(juécè)。
2004年,学校与有“中国模具之乡”之称的宁海县达成共建宁海产学研基地(后更名为宁海学院)协议,2007年建成并开启(kāiqǐ)县域高素质(gāosùzhì)技术(jìshù)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(tànsuǒ)与实践。宁海学院精准对接宁海模具产业,开设了工业产品造型(zàoxíng)设计、模具设计与制造、数控技术等装备制造类(lèi)专业。2016年,学校又与有“中国小家电(xiǎojiādiàn)之都”之称的慈溪市合作建成慈溪学院,设置了应用电子技术、电气自动化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电子电气类专业。
县域产业(chǎnyè)学院专业(zhuānyè)设置与县域块状特色产业的(de)精准对接,在推动学校专业结构转型的同时,为县域产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目前,学校共有专业40个,其中工科类专业21个、商科类专业19个,实现“工商并重”,与浙江(宁波)的产业结构(chǎnyèjiégòu)高度匹配。学校“靶向(bǎxiàng)性”专业调整,提高了专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,夯实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(jīchǔ)。
学校在长期(chángqī)县校合作探索(tànsuǒ)中形成县域产业学院“三同”建设模式,实现县校互惠共生。
首先是同建,促使(cùshǐ)各方利益高度捆绑,奠定县校共生基础。宁海学院、慈溪学院建设总投资3.7亿元,学校(xuéxiào)、两地政府分别投资1亿元和2.5亿元,企业捐赠2000万元。此外(cǐwài),两地政府每年向产业(chǎnyè)学院拨付定额运行(yùnxíng)经费,并向产业学院教师提供住房、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支持政策。
其次是同管,构建多方共治(gòngzhì)体制机制,提升共生治理效能。学校与(yǔ)两地政府成立县校(xiànxiào)合作会商委员会、产业学院理事会、产教融合共同体领导小组、产教联合体理事会等管理机构,建立健全县校行企等利益相关者对于产业学院的(de)多方共治体制机制,确保各方诉求得到合理(hélǐ)体现。
最后是同享,确保(quèbǎo)各方投入得到回报,释放互惠共生效应。通过下沉县域(xiànyù)办学,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重点专业(zhuānyè)、国家级职业(zhíyè)教育教师教学(jiàoxué)创新团队、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等重要项目和荣誉,下沉县域办学成为学校鲜明(xiānmíng)办学特色。两个县域产业学院现有在校生3000余人,累计毕业生近万人,超过4000人留在两地就业,助力宁海模具(mújù)和慈溪家电产业形成稳定的骨干高技能人才队伍;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30项,开发关键技术并授权发明专利132项。
学校在下沉县域办学中构建了“点线面”结合的产教(chǎnjiào)融合(rónghé)体系,形成分层递进的校企协同网络,推动产教融合系统集成演进。
首先(shǒuxiān),与县域龙头(骨干)企业(qǐyè)开展点对点(diǎnduìdiǎn)微观合作。一方面,引入阳超模具等在宁海学院建成生产型模具教学工厂,提高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效率。另一方面,与多家县域企业、中职学校基于互利双赢(shuāngyíng)原则开展合作。
其次,与行业协(学(xué))会开展点对线(duìxiàn)中观合作。与宁海县模具行业协会、慈溪市家电企业(jiādiànqǐyè)联合会基于共同发展原则共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、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和“桃源智匠”微学院,共同开展人才需求调研、制定人才(学徒)培养方案、开发(kāifā)课程体系。
最后,与(县域)园区开展点对面宏观合作。与宁海县政府共同牵头成立宁海县域产教(yùchǎnjiào)融合共同体,与宁海(中国)模具(mújù)城(chéng)共建宁波模具检测中心等(děng)六大模具公共服务平台,与(慈溪)前湾新区、方太厨具等共建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,在慈溪智慧(zhìhuì)谷园区成立“智慧谷”微学院。
通过构建“点线面”结合(jiéhé)的产教融合体系,使得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成为(chéngwéi)宁海学院、慈溪学院基本(jīběn)办学模式,工学结合、知行合一成为其基本人才培养模式。
市县两级除存在空间距离外,还存在物质条件差距和文化差异,导致县域(xiànyù)产业学院及其教职员工(jiàozhíyuángōng)需(xū)付出额外(éwài)成本维持办学效能。对此,学校通过制度设计提升管理效能,激发县域产业学院及其教职员工的内生动力。
一方面,稳步推进(tuījìn)“放权强院(qiángyuàn)”完善两级管理体制。学校根据(gēnjù)产业(chǎnyè)学院发展需要,有选择性地向产业学院放权,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。人事方面,将教职工岗位聘任、教职工考核和收入分配等权力(quánlì)逐步下放。财务方面,除了对二级学院的正常拨款外,设立(shèlì)产业学院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校区基建维修和日常运行,指导产业学院建立创收、捐赠与资源有偿使用制度,以多渠道筹措办学(bànxué)经费。事务方面,学校除保留规划(guīhuà)制定、专业调整、招生计划编制、重大项目审批等权力外,其余如招生、专业建设、人才培养事权均应放尽放。
另一方面,健全教职工“下县”工作激励体系。一是设立专项(zhuānxiàng)津贴,面向县域产业学院教职员工发放交通、驻校等工作津贴;二是工作量计算上浮,对县域产业学院教师完成的(de)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等工作按上浮10%的标准计入工作量;三是职务职称晋升(jìnshēng)倾斜(qīngxié),在县域产业学院工作的学校中层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,一般管理人员工作达到规定时间无须竞聘而直接(zhíjiē)晋升职级,教师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在职称评审中可顶替(dǐngtì)一篇核心论文;四是(sìshì)多方强化保障,设立校区管理办公室,不断改进县域产业学院的基础设施、教学条件和生活(shēnghuó)保障。
(作者:张启富(zhāngqǐfù) 系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)
相关推荐
-
垦利区消防救援大队:排查+宣传+培训 守护社区消防安全
-
云岭时评丨负面清单划定行业红线③
-
长乐九头马古民居柱础:以石为语
-
“老泸州·大河街”好耍市集开市 机器狗助阵端午美食美酒亲子乐
-
贵州铜仁:龙舟竞技庆端午
-
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!厦门出台促发展措施→
-
桐柏法院开展“文明服务我出彩 群众满意在窗口”活动
-
超燃!直击日照高考现场!加油少年!
-
首发“国测护照” 创新实施“大体测”——滨州市创新体质监测模式
-
“618”大促白酒破价跌至近年来新低,酒商担忧下半年市场前景
-
垦利区消防救援大队:排查+宣传+培训 守护社区消防安全
-
云岭时评丨负面清单划定行业红线③
-
长乐九头马古民居柱础:以石为语
-
“老泸州·大河街”好耍市集开市 机器狗助阵端午美食美酒亲子乐
-
贵州铜仁:龙舟竞技庆端午
-
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!厦门出台促发展措施→
-
桐柏法院开展“文明服务我出彩 群众满意在窗口”活动
-
超燃!直击日照高考现场!加油少年!
-
首发“国测护照” 创新实施“大体测”——滨州市创新体质监测模式
-
“618”大促白酒破价跌至近年来新低,酒商担忧下半年市场前景
-
垦利区消防救援大队:排查+宣传+培训 守护社区消防安全
-
云岭时评丨负面清单划定行业红线③
-
长乐九头马古民居柱础:以石为语
-
“老泸州·大河街”好耍市集开市 机器狗助阵端午美食美酒亲子乐
-
贵州铜仁:龙舟竞技庆端午
-
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!厦门出台促发展措施→
-
桐柏法院开展“文明服务我出彩 群众满意在窗口”活动
-
超燃!直击日照高考现场!加油少年!
-
首发“国测护照” 创新实施“大体测”——滨州市创新体质监测模式
-
“618”大促白酒破价跌至近年来新低,酒商担忧下半年市场前景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